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佛经 > 六祖坛经 > 正文内容

依《六祖坛经》等谈如何安顿身心(视频)

六祖坛经  时间:2019-11-21   作者: 续祥法师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续祥法师:如何安顿身心(视频版)

 

依《六祖坛经》等谈如何安顿身心?(文字版)

  末学是来自中国佛学院本科班的续祥,很高兴和诸位大德共结殊胜法缘。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如何安顿身心,所依经典是《六祖坛经》等。

  来到弥勒菩萨的应化道场,看到契此和尚的大肚慈容,我的身心非常的安顿,感觉就像回家一样,难怪东坡居士会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何安顿身心,是有情众生亘古的追求,一千年前的东坡居士到了一个新地方,一定先问有没有寺院和庵院,他要寻求安心的法门。“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

  而今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发展而奔忙,为了五欲六尘享受而颠倒,身心难以安顿,大家甚至都忘了自己的身心需要安顿,甚至都不相信自己的身心可以安顿。

  面对这个问题,末学今天将以木讷之口,做抛砖之谈,向诸位大德汇报自己的点滴心得。

续祥法师:依《六祖坛经》等谈如何安顿身心?

什么是身心

  切入正题之前,我们先花一点点时间,聊聊什么是身心。佛教认为身心是由“五蕴”构成的,所谓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蕴意为积聚,由这五种元素互相聚集缘起而成身心世界,就像《杂阿合经》说的那样:“展转相依而得生长”,生长什么?生长出了我们的身心。

  了解了身心的定义和构成,我们再来契入正题,从三个部分说说到底要怎么安顿我们的身心。

一、醒功夫于人事寓修行于生活

二、持愿力于不退融自行与化他

三、应无所住而安其心

壹、醒功夫于人事寓修行于生活

  不安来自何处?

  想要安顿身心,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不安是从何而来,只有知道了不安的来处,我们才能决定不安的去处,我们的不安来自哪里?大家肯定会想,很简单,烦恼啊。

  的确,烦恼的自相就是不寂静相,具体的表现,即是身心不安。我们身心安顿与否,其实取决于烦恼炽盛抑或止息;烦恼的炽盛抑或止息则在于我们修行之有无和功夫之深浅;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身心不安是正常的;身心安顿则是需要努力的。

  古德为了防止烦恼炽盛,身心躁动,而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并且中夜诵经以自消息,选定水边林下去经行宴坐长养圣胎。

  像这样的种种的精勤修行,都是安顿身心,消除烦恼的方法,能够让我们身心得到更多锻炼,获得更坚韧的质地,更加经得住颠簸,更加安顿。

  然而这种实打实的修行功夫,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稀缺品;现代人的心终日为境所役;身则常年为欲所驱,身心都处在奔波流离的状态,日常很难有整块时间去做功夫,去训练,这就导致身心的安顿无法得到保障。《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尊者实疾后开示说: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那么如果不去训练和打磨这个速朽之法,会更不靠谱,我们的身心,会更加的不安顿,烦恼会更加的炽盛,那我们要怎么办呢?很多信众会说:我上有老下有小,离开工作日子过不下去啊,我躺不出时间去修行啊。

  有一句大家已经麻木的口头禅,对我们而言就显得很珍贵:那就是“生活即修行”。

  生活即修行

  “生活即修行”并不是空洞的口号,但也不是说生活本身就是修行。这句话其实是在说:我们可以寓修行于生活,不将二者对立起来,否则就会像六祖大师说的那样:“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虽然我们没有条件去那样息心林泉,闲居净处,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呢,也可以做到醒功夫于人事;寓修行于生活;回光返照,借事炼心;沾而不染,用而不执,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举例子说吧,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了无常、缘起、因果,并如实观照,如理作意,那这才是修行。

  再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吧,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可如果能够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和苦,由此生起出离心,甚至推己及人,我苦众生何尝不苦,由此生起慈悲之心,与乐拔苦,这就更是修行了。

  生活本身不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的所有经历,顺境也好,逆境也罢,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这才是修行。否则,对多数人而言,面对生活的种种经历、遭遇,我们能做的不过循业流转,轮回如是,哪里有修行的影子?

  苦雨一打,业风一吹,我们就开始情绪肆虐、言行失当,这说明长期以来我们都缺乏贴近生活而修行,把二者割裂开来了,没有和烦恼恶贼肉搏的能力,无法在生活中随时提起正念,觉察,更没有刹车的能力和当下出离的心力,这就是因为我们不会调制自己的“心猿意马”。

  佛常以“心猿意马”来形容众生的心;众生的心就像猿、马一样,性喜外驰不能安住,念念攀缘外境,一息难安,心不能安,身就更难安顿了,所以需要调治,才能得以安顿。

  调治心马的公案

  关于调治心马的重要性,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国家,素无马匹,国王时刻忧愁,唯恐他国侵略,古代打仗没有骑兵是很吃亏的,到时候不但人民涂炭,王位亦必难保持。于是国王就派使四方求购,买回了五百马匹,用来防范外,岂知养马养了很久,国家一直平安无事。

  一日,国王想到这五百匹马,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等于养了五百头猪,徒耗经费,无益于国事。于是他灵机一动,便敕令马夫,将马双眼用布蒙蔽,用鞭子抽他们,让牠们磨磨,如此既可自食其力,又不损国库。过了一段时间邻国兴兵入境,攻击甚紧,于是国王下令,将五百匹马从速装鞍,骑兵出阵,以迎敌军。沿路浩浩荡荡,形势雄壮,方抵前线,骑兵打马往前冲锋;岂知这些马一挨鞭子,就开始转圈,越打越转,完全没有向敌之意。原来这些马磨磨日久,已习惯于来回转圈,再加上一挨鞭子的条件反射,怎么也不肯向前冲锋。敌人眼见对阵骑兵,这么滑稽,随即一鼓作气乘势杀来,如入无人之地,最后国破家亡,生灵涂炭。

  由上述故事的启示,我们应该知道,欲求烦恼大贼来临时心马不乱,必须平时生活中就善于调治,不能荒废功夫,不能让它拘泥于种种蝇头小利,被牵着转,这时候调治之法,不一而足,可透过静坐、礼佛、念佛、多看佛经等等,关键在于时刻提起力量去调制心马和提斯心马。

  若不在平时生活中就调治心马,一旦烦恼恶贼突然袭来,心马不能向前冲锋杀贼反而盘旋不停,自乱阵脚,那我们的身心怎么可能安顿呢?所以调制心马的过程最好就在生活中完成,不仅是调治心马,就连苦空无常的觉悟,也必须在众苦逼煎的世间完成;对无常的觉察和对正法的忆念也只有在我们迷乱于世间的五欲六尘时才显得可贵;修行的完成、烦恼的对治、身心的安顿都不必脱离生活,也无法脱离生活,就像六祖大师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开示: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贰、持愿力于不退融自行与化他

  我们的身心不安的原因除了外在的众苦逼煎之外,还有内在的性识无定,念念之间迁流变化难以安住,《大智度论》卷三十说,一弹指(先打个响指这电光火石的瞬间就有)六十个念头的生灭,生灭起伏,难以捕捉,那我们要怎样安住自己的心念呢?

  安顿身心需要发愿行愿

  发愿,发愿可以对治这一点。愿力,从根本上讲,是自己本来之心力,此本来之心,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也要直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古德说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当我们在受皈依后,师父第一步的教诲便是教导我们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弘誓愿,六祖大师在坛经中教授归依时为了强调自性自渡的妙义,特在四弘誓愿中加入“自心”和自性。

  无论是哪个版本,安顿身心都需要发愿、行愿,因为坚固的清净愿,是我们最好的栖心之地。

  一切唯心造,是从为善为恶两方面说的。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华严经》偈句

  从善的方面来说:是众妙之门,一切殊胜的功德,是由心所发动。

  从恶的方面来说:是众祸之门,一切苦难的根本,是由心所发动。

  如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等,依这念心而生起。心是万恶之首,也是万善之首,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十法界都是我们当下这一念心所显现的,它超越时间,不落空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增不减,法尔如是。

  顺着善的方面修:则为人为天,为声闻、缘觉、菩萨,极之则圆成佛道,安住寂光。

  顺着恶的地方滚:则会堕落到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极之则永堕阿鼻地狱,经尘沙劫,受诸极苦,无由出离。

  总而言之,这念心是不二法门,杂染是它,清净也是它。有如一条牛,我们很难说这牛是好是坏,如果受到调伏,牠乖顺的耕田,就能创造很多的苗稼功德;如果牛未受调伏,失去章法,与颠倒相应,牠就会破坏所有的苗稼。

  在修行过程中,调伏这念心变得非常重要,我们这念心,有可能创造地狱果报,也可能创造极乐世界的果报,关键点在于是否受到调伏。这也是我在第一点中所强调的,如果不能调制:那么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就像刚才说的,这时候调治之法,不一而足,可透过静坐、礼佛、念佛、多看佛经,而想要把心往善的地方牵引调制,最有效的力量就是我们的愿力。

  金刚非坚,愿力最坚。世出世间之事,无愿不成。有愿就有光明,有愿就有方向;有愿就有加被,有愿就有力量。有了愿,我们的身心就不愁无法安顿。如果愿力退堕,行持就会懈怠,身心也一定会开始不安。

  发愿这么好,但发愿并不容易,他不只是我们一时兴起的口号,关键要在于持愿力与不退。

续祥法师:依《六祖坛经》等谈如何安顿身心?

  依《六祖坛经》安顿身心

  末学的所依经典是《六祖坛经》,末学读完《六祖坛经》每每在想:惠能大师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应该就被恶人寻逐,避难猎人队中的那十五年了吧。

  人一生中有几个十五年?那十五年奔波劳碌中,惠能大师又是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的呢?

  经文记载大师:“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这是一个口头禅,大家都很熟悉,这段经历,支撑大师走下来的就是刚才我所讲的持愿力于不退;融自行与化他,大师所坚持的愿力的内容就是把自行化他融合在一起,这也可以作为我们愿力的内容。

  生活中,我们身心不安的时候往往也是遇到烦恼违缘,愿力退堕的时候,其实此时正是修行时;我们不能被烦恼和违缘所击败,要精进勇悍的作意,方能对治一切令身心不安的因素。

  对主观的烦恼,做到发勇猛心,调制心马,行愿不退,自然会消散于清净无间的心相续中;

  对客观的违缘,做到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自行化他,那就不怕不能润物无声,转染成净。

  熟悉《六祖坛经》的人就知道,六祖大师的一生安顿身心靠的就是持愿力于不退;融自行与化他,那么大师不仅安顿了自己的身心,也帮助无数众生安顿了身心。

  据《六祖坛经》记载:大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

  在这些人就是五家七宗的祖师以及祖师的祖师,其中有五大宗匠——南岳怀让,清源行思,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

  南岳怀让系后衍化出沩仰、临济宗;青原行思繁衍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形成了禅宗“五叶流芳”的兴盛局面。

  咱们雪窦山,就是日本曹洞宗的祖庭,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通过五家七宗的延绵,蒙润大师的慈云法雨,这是多么殊胜啊。

  六祖大师留下来的《六祖坛经》,也流传到后世,普利群生,从中获得安顿身心之力量的人不计其数,比如我与大家。以上是我的第二个部分,接下来讲第三个部分。

叁、应无所住而安其心

  安顿身心,安顿身心,身为心役;《六祖坛经》中讲“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所以,安身先要安心。

  在《楞严经》中,佛陀为阿难七处征心,却发现无一是心。

  《金刚经》一开始:须菩提尊者请益佛陀:“云何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后来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可以这么说:应无所住,而安其心。这是一样的逻辑。

  《六祖坛经》中记载,当六祖大师听到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当下桶底脱落,顿悟佛性。当我们读到这句话时,我觉得身心安顿的命题也就可以给出一个完满的解答——身心本空,何用安顿?

  其实我们的身心长久以来之所以会有种种的不安顿,根源就是因为我们这颗总是执着于自己安顿与否的心;真正的安顿,只有在我们不再执着分别自己安顿与否时,才会悄然到来。

  《心经》中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脱了一切苦厄。反过来说;我们生命的苦厄就是因为对于五蕴皆空不能照见体认而导致的,而人生苦厄的解除也只有在照见身心本空,明白本无身心可安顿后才能成就。

  我们前面提过,佛说人的身心是有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可佛在增一阿含经又说:“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组成我们身心的五蕴是什么啊?什么东西你都找不到的。其实我们的一切苦厄,都是相对于“有”而言的。

  好比要先有一朵花,然后才会有花开花落和风吹雨打;所以先有一副身躯和一颗心,然后才会有生死疲劳和惶恐不安;可是如果我们能把身心摧破,桶底脱落,又哪里还会有什么苦厄呢?

  在《八大人觉经》中,佛陀开示的第一觉悟就是: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见身无实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与佛何殊别

——《拘留孙佛偈》

  可见一切不安顿的根源,都是这颗妄想执著心,而这妄想执著心本无实体,当体即空。如果能够如此了知,息妄归真,不再随其流转,自然烦恼清净,般若自显,身心安顿。正所谓:身心如幻,其相非真;本自解脱,不劳修证。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是在唱高调,我现在就踏踏实实的坐在椅子上听你说话,你告诉我身心本空,这不是开玩笑吗?

  的确现在我们大多数人还达不到这个境界,但一如耳根,永为道种,事需渐修,但是理却能顿悟,不妨碍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的同时,用我前面分享的两点方法先安顿住自己这个执以为实的身心,然后“借假修真”,再一步一步的破除它。唯识宗管这个思路叫以楔出楔。

  以楔出楔的公案

  《解深密经》曾经做出过这样一个比喻。木头里有一个拔不出来的楔子,我们怎么办?有经验的木工会用锤子再定一个楔子进去,原来的那个楔子就会被挤出来,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身心安顿上,理上明白身心本空,在事上仍要调制心马,行愿不退,给予假和的身心一个暂时的安顿,让他不要给我们的修行捣乱。但是即便是达到暂时的安顿,也注定是是一个艰难漫长、充满挫败的过程。

  当大家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记住我下面这些话:怕什么路途遥远,近一步有一步的风景;怕什么身心难安,安一分有一分的欢喜

演讲总结

  本次讲经交流会的主题是——“圆融·宏博·慈悲”,正好可为我的演讲做一个总结。

  何谓圆融?

  以生活即修行的不二心为旨归,去安顿身心。

  何为慈悲?

  以融自行与化他的慈悲心为出发,去安顿身心。

  何为宏博?

  以身心本来空的空性见为导向,去安顿身心。

  在最后的结尾,末学要和大家重温一个公案:昔日禅宗二祖慧可为了表示自己求道的诚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他对达摩祖师说道:“请师为我安心。”

  达摩大师当即说:“把心拿来。”

  慧可大师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大师说:“与汝安心竟。”

  其实达摩大师也是在告诉千百年后在此刻重温这个故事的大家,与汝安心竟。慧可大师言下大彻大悟。

  我等亦应,如是悟,如是知,如是见,若如是悟,如是知如是见,必将对治,烦恼于此时,安顿身心于当下。

  我们给自己今生的修行一个交代。而给自己一个交代,也是给佛门一个担当,予众生一个依祜!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灵隐寺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