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宣化上人 > 正文内容

[宣化上人]说《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一(3)

宣化上人  发表时间:2020-01-11   作者: admin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经是通名。阿弥陀是别名。别名是特别为此经之名,其他经都不是此名。佛经是佛留下的财产,有无量无边之多。但总括而言,不超过七种立题,经亦是命名。

 

    如印度人有四种不同之阶级,每种各有特别之名称,如婆罗门、刹帝利、旃陀罗、首陀罗等族姓;人类亦有黄、白、红、黑等多种。经可分如下之七种立题:

 

    一、单人立题:单以人为经名者,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人,阿弥陀亦是人。果人说果人,故是单人。用两位果人为经名。

 

    二、单法立题:单以法为经名者,如“涅槃经”。涅槃是不生不灭之法,以此法代表经名。

 

    三、单喻立题:单以比喻说明微妙道理之经。若直说无法懂时,便以比喻来说明,就容易懂,如“梵网经”。梵网是大梵天王之大梵网。网为渔网,但是以最贵重的物质织成者。罗是大梵天王头上罩著的罗盖。中国皇帝的黄罗伞,即是仿照大梵天王之网罗幢。此网之奇处是网上每一个孔都镶有一粒宝珠。每一颗宝珠都是夜明珠,比电灯的光更亮。每一颗宝珠照亮另一颗宝珠,光光相照,孔孔相通,交光互映,不相冲突。光从不讨厌另一光亦亮。不是只许自己发光,不准其他光发亮的。人与人之间,有时会发生意见;但光与光之间,从不冲突及作战。此经以梵网为比喻。经中每一条戒律亦如宝珠一般发光。皈依三宝出家人持戒清净,对境无心,能超然物外,而得清净,就如大梵天王之宝网一般。

 

    四、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位大智者,菩萨中最聪明者。只有最聪明之菩萨方能问最大的般若智慧法。

 

    五、人喻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说法如狮子吼。狮子是兽中之王,它一吼则百兽皆惧,故云:‘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香象虽属巨兽,闻法王说法亦披靡奔波而逃,失去其平日的威风。天龙八部闻此法亦默默寂寂,欢喜赞叹,大生欣悦之心。

 

    六、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个比喻,故言法喻。

 

    七、具足一: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成佛之妙法,佛是个果人,华严是比喻万行的因华,庄严无上的果德。此题人、法、喻具足。以上是经之十种立题。

 

    ‘佛说阿弥陀经',佛即释迦牟尼佛,而阿弥陀经乃是所说之经。因为众生不知有阿弥陀佛发愿摄受一切众生,故释迦牟尼佛金口说出,乃不请而自说。

 

    佛教的全部藏经,共分为十二部:

 

    第一部是长行部:一本经中间没有断,故叫长行。

 

    第二部是重颂部:是重复的把经义说一遍;把长行经文重说,便于记忆,是为重颂。

 

    第三部是授记部:在经典上提及先佛给后佛预先授记,譬如,汝于某某劫,应当成佛,名号为何?寿命多长?教化众生有多少?在什么国土里...等等,都预先说明,这叫授记。

 

    第四部是因缘部:由于种种的因缘,而说种种法。

 

    第五部是譬喻部:是以某一件东西比喻某一件事,来说明佛法的妙处。

 

    第六部是本事部:或者释迦牟尼佛叙述其前生的事,或讲述某位佛、某位菩萨前生的事迹。

 

    第七部是本生部:是说释迦牟尼佛今生的事迹,或者是某位菩萨今生的事。'

 

    第八部是方广部:方是四方,广是宽广,表示所说的法极广大精微。

 

    第九部是未曾有部:这是从来没说过,而现在才说。

 

    第十部是不问自说部:如阿弥陀经,由于此部经太重要了,非一切声闻所能了解,乃至于菩萨也未达到此境界,因此佛自己放光动地来开演此部经。

 

    一般人认为念佛法门是老太婆的事,有智者不需要,此是错误之想法。你若不念佛,尽打妄想,想东想西想南想北,杂念纷飞,欲念四起,有何用处呢?念佛可以除此妄想。有一刻念佛,就有一刻不打妄想,乃至于从朝至暮念念不离佛,则一日无妄想。妄想不起,即是妙法,故念佛能对治妄想、散乱、贪、嗔、痴等种种毛病。

 

    ‘一句弥陀万法王,五时八教尽含藏,

 

    行人但能专持念,似入寂光不动场'

 

    这是我在十七岁时所写的偈颂。念佛可使狂心歇息,故此经是最高之境界,菩萨都不能请问,乃因他们不了解念佛之妙处,故佛不问自说此妙法。那么,自问而说是不是也是妙法?是的,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

 

    第十一部是孤起部,亦称讽诵:在一部经前后文不相连,而孤单独立的偈颂,或单独说出之道理,如金刚经。

 

    第十二部是论议部:是针对某一类佛法的研论博议。

 

    以上共是十二部,有首偈颂:‘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部'。

 

    此经之本意,乃教人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生均有大因缘。阿弥陀佛在因地(未成佛前修行时,叫法藏比丘),他曾发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要度众生成佛,并且发宏愿云:‘所有十方一切众生,在我成佛之后,若能念我名者,皆可成佛。他们若不成佛道,我也不成佛。'如观音菩萨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说:‘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彿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

 

    阿弥陀佛以其大慈悲、大愿力,如吸铁石似的,将十方所有一切众生都摄取到其净土国内,若一众生未被摄受,阿弥陀佛亦不愿成佛。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是称佛名者,皆有机会可成佛。三根指上、中、下之善根。无论最有善根者、平常者,乃至于最愚痴者,但能念佛,皆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莲华化生,在莲华内托生为人,非如人间由母胎而生。

 

    有人说:‘念佛就能成佛?我不信。怎会那么容易?'念佛而能成佛,乃是仰仗阿弥陀佛之大愿力所致,勿言不信。阿弥陀佛在以前已和我们签好合约:‘我成佛后,你只要念我的名号,你也成佛。'故念佛的人,皆会作佛。念佛亦是种善根。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打印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