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文库 > 佛教文化 > 正文内容

佛说十善业-口业

佛教文化  时间:2020-02-06   作者: 上净下界法师  来源: 大准提亿遍共修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我们看这个天人的口业有四种,我们请合掌先念一遍:

  四、不妄语-止善:止虚言诳他之恶行。作善:行实语之善行。

  五、不两舌-止善:止构斗两边之恶行。作善:行和合之善行。

  六、不恶口-止善:止恶言加人之恶行。作善:行软语之善行。

  七、不绮语-止善:止绮侧乖理之恶行。作善:行有义语饶益之善行。

  我们简单的说明一下,在天人的因地的妄语戒,它也是有止作两种善,从断的角度来说,断除虚妄虚言欺诳他人之恶行,这个作善呢是讲真实语。在律上说,说你这个人经常说谎话,除了你造罪以外,你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你的心就变成弯曲了,你的心不直了,你的心变成邪曲以后,有什么问题呢,与道不相应。

  你看经典看了半天,你就觉得这个道跟你好像有距离,就是你的心,心不入道。别人听完经以后,听得很清楚,你听了以后,你不知道法师在讲什么,因为你的心是弯弯曲曲的,你就不是直,所以你的心跟道之间就有距离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虽然小妄语本身是过失不重,但是你时间长了以后,它会产生障道,因为你的心弯曲了。

  第五,不两舌,这个两舌就是斗构两边,向此说彼,向彼说此,使令两方产生彼此的对立。应该怎么办呢,多讲和合语,向甲方赞叹乙方的功德,向乙方赞叹甲方的功德,使令双方和合无诤,这个是不两舌。

  不恶口,它的断呢,是断除恶言加人之恶行,它作善呢,是讲柔软语,多讲鼓励赞美的话,这个是不恶口。不绮语呢,它是断除绮,这个绮就是华丽,这个侧就是不正,这邪恶的,华丽而邪恶的,违背世间业果道理的恶行,这种让一个人放逸,讲一些靡靡之音等等,风花雪月的这些话呢,都应该断。这个作善呢,就讲一些有意义的,让一个人增上的话。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口业,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你打开菩萨戒,杀盗淫妄四根本戒不谈,后面六条的增上戒,有好几条跟口业有关系的。在六增上戒当中,有两条是很重要的菩萨戒,这个是关键根本,根本中的根本,其中一条就是跟两舌有关的,叫做自赞毁他戒。

  第二个跟恶口有关的,就是说四众过戒,这两条戒很重要。因为为什么重要呢,古人说,因为它很容易犯到,你不小心你的菩提心就失掉了,破坏菩提心,因为它是根本重戒。

  我们先谈谈不两舌引申的自赞毁他,这个不两舌,它这个菩萨戒的制定,偏重在团体跟团体之间的和合。菩萨戒意思就是说,佛教会摄受众生,它有设立很多的团体,每一个团体都有它的特色,也就是说每一个团体都不可取代,我不能取代你,你也不能取代我。

  所以佛教的修学是多元化的,他这个时候参加这个团体,得到这方面的利益,另外的时候呢,他礼拜几又去参加另外一个,得到另外一个利益,这个是非常好的。所以团体跟团体之间必须要合作,那这样子,才能够使令广大的众生受益,因为没有一个人在一个团体里面,得到他所有需要的养分,不可能。

  他必须要透过这个团体,得到这方面的殊胜的功德,他必须透过另外一个团体,得到殊胜的功德。所以佛教的合作就变成很重要,这个就必须要靠菩萨之间,要互相的讲和合语,这个和合语,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做一个引证。

  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个齐桓公是称霸天下,齐桓公有传了几代以后,他有一个子孙叫齐景公。齐景公这个人,你看历史上这个人不怎么样,但是他的好处呢,他用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宰相叫晏婴,所以使令他在诸侯国,他有一定的威德力。

  齐景公他有一个嗜好,他工作忙完以后,他喜欢打猎,他特别喜欢一匹白色的骏马。他经常工作之余,就是骑着这匹白色的骏马,在山中奔驰,他觉得非常的快乐。但这个白色的骏马,有一天被这个养马人养死了,这个当然这个是大事情,养马人被抓起来被绑在这个殿上。

  这个齐景公,一听说他的白马被养死了,非常生气,暴怒啊,就拔起他所佩的刀,就跑过去,看那个意思,是要一剑把对方给刺死。这个时候晏婴赶快跑出来,把他挡在前面说:大王,慢,这个小事不用你亲自操刀,我帮你做。他就把大王的刀抢过来,他用刀就指着前面跪在前面那个养马的人。

  他说:你该死,你犯了三条重罪:第一个,你把这个大王最心爱的马给养死,使令大王暴怒,所以你该死,乃至于要杀你,所以你该死,这第一个。

  第二个,你该死,如果大王把你给杀死了,这个时候,齐国人民就议论纷纷,说大王这个人没有威信,就为了一只小马,为了一只马就把人给杀了,老百姓就会对大王,失去了拥护爱戴,这样子造成了齐国的政局不稳定,所以你该死。

  第三个,你该死,这件事情传到诸侯国去,这些诸侯就议论纷纷,说齐景公就这么一点出息,为了一匹马把一个人杀死了,使令齐国的威德丧失,那会招感诸侯的对我们的侵略,所以你因为这三件过失,你该死。

  齐景公听了以后说:算了,算了,别杀了。

  晏婴的一句话,他做了三种功德,第一个,他拯救了这个养马人的生命,这第一个;第二个,他保住了齐景公在国内的威信;第三个,他保住了齐国在整个诸侯国的威德,使令整个内部的政局安定,使令这个国跟国之间,减少了争乱,就这么一句话。

  其实我们佛教徒应该向晏婴学习,我们应该要多多的促进佛教团体彼此间的互相合作,促进佛教的这种多元化发展,因为佛教是很难,哪一个团体能够具备所有的福德智慧资粮,不太可能,所以必须要靠菩萨来穿梭其间,使令这个团体之间的合作来提供众生一个修学的机会。这个就是为什么,佛陀制定不能自赞毁他,应该要多讲和合语。

   我们再看看两舌,讲讲恶口。这个说四众过,这个在菩萨戒也是重罪,四众过这条戒,佛陀在制恶口的时候,佛陀先讲一个故事,来说明为什么佛陀要制这个恶口,会把恶口的罪制得这么重。

  佛陀说,在劫初的时候有一个农村,这个农村有个农夫,他养了一匹牛,这匹牛叫独角牛。他这个农夫呢,白天就带着牛去田里工作,晚上就带了牛回来,所以他跟牛就有深厚的感情,给这个牛很好的房子,很好的饮食,很好的生活设施。

  这个牛呢,也很感激这个农夫,有一天黄昏的时候,工作忙完的时候,两个就慢慢走回家的时候,这个牛就说话了,说:主人啊,你对我这么好,我很想报答你。怎么报答你呢?它说:我听说在隔壁村庄,有举办这个斗牛比赛,一个人交这个十金。

  斗牛比赛呢,就是两只牛中间摆一个绳子,看谁把谁拉过去。他说:我这个牛,没什么本事,但是我力量很大,你帮我报名,我肯定可以帮你赢钱,这主人说:你有把握吗,说:没问题。好,就报名了。

  比赛那一天,按照规矩要介绍自己的牛,这个农夫一上去的时候,他说:我这个牛有四个特点,第一个他头上只有一个角,他一出生就一个角;第二个,我这个牛干不了细活,他只会做粗活,力量很大,他要是干细活,不是把那个破坏,就把这个碰坏,干不了细活;第三个特点,我这牛力量很大,再重的东西都能够把它搬动;第四个,我这个牛工作勤勉,特别的努力,讲完以后就比赛了。

  比赛的时候,竟然出乎意料,第一轮的时候这个独角牛就输掉,输掉以后,当然两个人就闷闷不乐回家,这主人就说了这都是你,要我参加这个比赛,你看,我输了十金,主人就很生气,这牛也很委屈,它说:你不能怪我。这为什么不能怪你呢?你介绍我的时候,你把我的缺点也讲了,优点也讲了,我这个独角牛,我天生只有一个角,这是我的缺点,这是我人生的缺陷。第二个,我干不了细活,这也是我的缺点,我听到我的缺点以后,我的心就沮丧了,我就没有这个气势了。

  那主人说:怎么办呢?牛说:没关系,我们再去比一次,再交十金,你下一次介绍我的时候,前面两条就别讲了,你就讲我的优点,我这个力量很大,做事又勤勉。这个主人就知道了,下次比赛的时候,他就赞美它的优点,果然这个牛就一鼓作气,就得到冠军了。

  佛陀在讲完这个故事以后,佛陀说,我们佛弟子应当讲柔软语。就是说,圣人例外,凡夫都是需要鼓励的,他来做工作的时候,你鼓励他,他就得到激励,下次更用功。所以我们一句话,会让一个人能够努力的、积极的断恶修善度众生,当然你一句话,也可能会破坏他对三宝的信心。

  所以说这个恶口,在整个菩萨道也是很重要,两舌这一部分,偏重在团体之间的合作,恶口,偏重在个人菩萨道的修学。但这两个在菩萨戒,佛陀在十重的戒法里面,都把它当做两个重点,都是重罪,因为这两个影响很大。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挑错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