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网 > 百科 > 佛教人物 > 正文内容

觉光法师

佛教人物  时间:2023-06-15   作者: 觉悟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觉光法师

  觉光法师,营口人。1919年生。学法于浙江宁波观宗寺弘法学院。1938年到香港,长宗为第四十六代教观住持。曾任香港佛教弘法部主任,创办香海正觉莲社,香港佛教月刊。

中文名 觉光法师 法号 觉光
出生日期 1919年5月16日 毕业院校 浙江宁波观宗寺弘法学院

个人履历

  觉光法师1919年5月16日生于辽宁海城虎庄屯(今属大石桥市虎庄镇),俗姓谷,是家中次子,父亲给他起名叫做“成海”。母亲笃信佛法,在成海出生前已长期素食,因此成海出生即“胎里素”,幼年时便最喜欢吃素食,不吃肉。

  1928年,青一和尚由江苏扬州高旻寺不远千里来到虎庄屯,化缘重修高旻寺,成海母亲敬重三宝,便布施金钱结缘。而成海每天放学后就跑到附近的佛堂听青一和尚讲佛经故事。一年后,青一和尚离开了虎庄,但成海悄悄尾随不舍。青一和尚劝他回家,成海说:“我要出家1经一再劝说,成海矢志不移。青一和尚无奈,只好带他到营口乘海轮到上海,并亲任剃度师,在海会寺为他剃度成为沙弥,给法名“安童”。

  1930年赴宁波天童寺受戒,从得圆瑛长老得法名觉光,后赴观宗寺深造。1939年,赴香港亲近宝静大师,受天台宗教义,传为天台宗第四十六代。1941年,日军侵港,出走香港。

主要贡献

  一九九九年是香港佛教值得永志的一年,盖从这一年起,香港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享有佛诞公众假期,藉以净心省身,涤除业障,自修福慧。这一佛诞假期得来极之不易,是香港佛教界争取四十多年始成正果,也可说是近一百年香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中推动和奔走最大者莫过于香港佛教界的领袖觉光法师,经他登高一呼,群山响应,香港回归后卒水到渠成,当年特地迎请内地供奉的佛牙舍利来港瞻礼,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至今为佛教徒津津乐道。

  佛诞公假·港人受益

  自一八四一年,英殖民者割占香港以来,本地居民虽华洋杂处,但以华人为主。港英政府无视香港大部分人士对佛教的尊崇,只许有西方宗教假期。早在六十年代,觉光法师已联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向港英当局要求将佛诞列为公众假期,但港英当局只是拖延。一九九六年一月觉光法师等收集全港八十多万佛教徒和大多数市民的支持签名,郑重提出要求,将佛诞列为公众假期。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以后,经特区行政会议议决,佛诞公众假期终为落实。觉光法师说:“香港在九七后能有公众假期,是香港宗教自由的最大体现。由于我们香港佛教已争取到佛诞公众假日,并影响到澳门和台湾佛教人士积极争取佛诞公众假日呢。”

  过渡回归·出谋献策

  觉光法师在一九八四年获邀参加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仪式;翌年赴北京出席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会议;一九九二年觉光法师赴京接受香港事务顾问聘书;一九九五年觉光法师出任特区筹委;一九九七年六

  月三十日在会展中心出席回归大典,见证历史重要时刻。十多年间法师为香港过渡出谋献策。他曾说保持香港安定、繁荣是香港佛教徒不动的信念。他坚信回归后香港宗教有充分自由,因为他亲自参与基本法起草工作,明了中央政府对保证香港回归后宗教自由问题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在回归前,他多次公开呼吁佛教徙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回归后要积极参与净化社会的工作。

  法师在多年前说过,社会秩序的建立,除了用以强制外在的法律,就是导向心行的道德。道德是自发自觉的操持,可以启发诱导,而不能强人所难。中国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法自然、基督教的爱、佛教的慈悲,可以归纳为仁、慈、爱,这中间虽有相当距离的深浅程度差别,但它们抑恶导善的方向却是一致的,若能以大般若智,破除我执我见,消除壁垒,互谅互重,必能使香港地区化暴戾为祥和。

  原籍营口·幼具慧根

  觉光法师原籍营口,俗姓谷氏,一九一九年出生,以母氏为虔诚佛徒,幼具慧根,十一岁在天童寺受比丘具足戒,之后到由天台教观第四十三祖谛闲老法师所建的浙江宁波观宗寺,进读寺中设办的“戒律学院”及“研究学院”。一九三九年,谛闲老法师的法子宝静法师在香港荃湾创办“弘法精舍佛学院”,由宝静法师招收一批青年学僧到港深造,当中包括了刚修业期满的觉光法师。

  觉光法师在弘法精舍亲炙宝静大师,得宝公传授天台教义,促使觉光法师继显明法师后成为天台教观第四十六代传人,法名是“起本”。一九四○年农历十一月廿九日,宝公示寂于上海玉佛寺,觉光法师则因日军侵港而逃难桂林,抗战胜利后,觉光法师立即返港,完成宝公未竟之佛教工作。当时法师有两大心愿:一为成立香港佛教联合会;二为创设香海正觉莲社,以绍传天台宗教观。至一九四五年和一九四六年佛联会及正觉莲社分别成立。

  兴弘佛教·培育僧材

  觉光法师指出,《华严经》有云:“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自己身为佛弟子,兴弘佛教,普化度众,职志当然。香港佛诞假期争取成功,实有志者事竟成,港人将世代受益。他说,鉴诸以往,可证凡事都基于“心愿”;心愿越大,所形成的力量越大,所以我们永不气馁,朝著「同体大悲”的菩萨大道,勇往迈进。

  法师说,虽然香港佛教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做的文化教育及社会慈善福利事业,远远超过以往几百年来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弘法利生”的具体表现,但就社会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更准确地说,做社会文化教育及慈善福利事业,是佛教徒应做之事,但它不是主要的,而是辅助性的,属于第二位的;佛教四众弟子首要任务是修持,不但自己认真修行,还要别人踏踏实实去修行,所谓“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这是佛教的根本宗旨,许多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裨益。

  “社会上还有许多颠倒迷惘的众生,我们必须要唤醒他们,打破他们贪、嗔、痴的迷梦!告诉他们:甚么是佛?直截了当地一句话:‘佛是人生的觉者。’绝不是甚么泥塑木雕的偶像,所谓佛,他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而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因此说,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只要信佛,学佛,一定能成佛,未能成佛的缘故,是众生迷惘不觉!沉沦在生死海中流转不息。佛陀的教诲如不灭的慧灯,它照亮著人生迷茫的航程,使其达到人生向往的安详、自在圆满彼岸!”为了宣扬佛教的教义,法师更参与佛教电视节目,在荧屏上向观众谈佛教与人生。

  如果说为香港六百万人争取佛诞公众假日,是觉光法师第一大宏愿的话,那么创建“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就是他的第二大宏愿。

  二○○○年初秋,觉光法师被公推出任“香港佛教僧伽学院”首任院长。相比内地和台湾创建“佛学院”如雨后春笋,香港起步较晚,但法师很有信心,因为香港佛教需要有一个“僧伽学院”,培育僧材,绍隆佛种,住持正法,净化人心,定得到“天龙八部”的护持。

  佛界中人说,觉光法师“道心强”、“愿力大”,在内地和国际均有崇高的威望,有他的领导,加上佛教四众弟子的鼎力支持,“香港佛教僧伽学院”自会早日实现。菩提种子撒播香江,他日必会开花结果,香港佛教的明天亦一定会更好。

  续佛慧命·普利群生

  自此,觉光法师以香港为弘法基地,他每事躬亲,尽形事佛。五十多年来续佛慧命,度化众生。在国际间致力宗教推展,促进世界和平等工作,经常赴外地弘法或出席会议,所到之处,信徒皈依门下者数以万计。在内地改革开放后,法师积极推动香港与内地佛教交流,建立良好关系。

  觉光法师在战后参与创立香港佛教联合会,历任第一届董事,及两任弘法主任,十八年总务主任,自一九六六年起,任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至今。此外并担任佛教各大团体职务。五十多年来,觉光法师领导佛教四众建树良多,包括倡建耗资数千万元具有完备规模之佛教医院、佛教坟场、佛教中小学及幼稚园、安老院、青少年康乐营、青少年活动中心、老人康乐中心等五十多间等,种种善业,普利群生,使幼者得教、老者得养、病者得愈、亡者得安。

  觉光法师几十年推展佛教事业,服务社会大众,四字概括——“弘法利生”,夙夜匪懈,从未间断。一九六六年,他捐出其个人所有粉岭百福村土地,建立佛教宝静安老院,收容无依老人达一百零八名,先后获香港公益金、社会福利署之津助,一九七七年为响应政府“老人服务绿皮书”计划,再捐出土地七万多呎,兴建可供收容老人一百一十七名之佛教宝静护理安老院,为全港第一间护理型安老院,专收容残弱老病之老人。

成就及荣誉

  抗战胜利后返港,创办香海正觉莲社,香港佛教月刊,重组香港佛教联合会。

  先后担任香港佛教弘法部主任、香港佛教联合会总务主任、粉岭宝公纪念堂司理、香观宗寺住持、菩提学会导师、正觉莲社社长、佛教月刊社社长等职。

  现任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香海正觉莲社社长、佛教宝静安老院董事会主席、佛教宝静护理安老院董事会主席、《香港佛教月刊》社社长、香港佛教医院名誉监督、香港佛教僧伽联合会名誉监督、香港正觉莲社周六念佛会讲师、菩提学会导师、虚云纪念堂副董长、香观宗寺住持、香港教师会名誉会长、世界僧伽大会副会长、世界佛教友谊会香港分会会长,以及多所佛教学校校监、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92年受聘为香港事务顾问。数十年来被推为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致力于弘法、教育、慈善、养老等事业,功绩卓著,成为香港著名佛教领袖。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挑错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